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363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作为干预组(管理方式: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照组[管理方式: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等基本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在干预前后测量生存质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双重差分法以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基线时共纳入2 467名研究对象,终末时共1 924人接受了为期2年完整的随访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维度(PCS)、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变化净差值分别为13.6分、29.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PCS得分以及所在地区,影响患者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MCS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所在地区。结论 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祛瘀解毒颗粒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卵泡液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方法 在常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治疗组EM患者卵泡液(祛瘀解毒颗粒)、对照组EM患者卵泡液及空白组(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泡液,20只小鼠超排卵共收集189枚2 细胞鼠胚分别放入各组培养液进行培养,其中治疗组培养液70枚,对照组培养液60枚,空白组培养液59枚,观察和检测2 细胞鼠胚在体外发育至8细胞期、桑葚胚期和囊胚期的比率,及早期鼠胚优质胚胎数目和优质胚胎率。 结果 治疗组培养液有53枚鼠胚(75.71%,53/70)发育到8细胞期,48枚(68.57%,48/70)发育到桑葚胚期,45枚(64.28%,45/70)发育到囊胚期,与对照组培养液(56.67%,34/60、48.33%,29/60、35.00%,21/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61枚优质胚胎(87.14%),对照组为44枚(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M患者卵泡液对早期鼠胚存在毒性作用,经祛瘀解毒颗粒治疗后EM患者卵泡液可提高早期鼠胚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的年龄绝经后妇女不同体重质量指数(BMI)与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来自门诊健康体检的557名绝经后妇女(肝肾等疾病除外),年龄范围50~78岁。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Troch等部位的BMD,同时计算BMI。根据BMI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20 kg/m2)、正常体重组(25≥BMI>20 kg/m2)及超重组(BMI>25 kg/m2)。根据年龄又分为3组(50-,60-,70~78岁),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各组间均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BMI组总体不同部位的BMD方差分析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高BMI组的BMD均值明显增高;进一步对同一年龄组不同BMI组的不同部位的BMD均值比较,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特别是低体重组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BMI组的BMD。结论BMI与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有显著相关,但低体重的绝经后妇女作为骨折的危险人群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超重的绝经后妇女,通过增加体重的方式增加BMD是危险的,因为超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及中风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其他途径:如年轻时加强运动、多饮牛奶、不盲目减肥等,提高妇女峰值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戴红 《山西中医》2009,25(4):54-55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用益气复脉汤高、低剂量组、尼莫地平水溶液予以治疗,然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T和CGRP含量。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ET含量明显增高,而CGRP下降,治疗后ET值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CGRP值比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结论:益气复脉汤通过降低ET和增高CGRP,能够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起保护作用,其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能力和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109例经临床及CT、MRI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MRA影像。使用1.0T超导磁共振机,在常规T_1、T_2加权成像后,用三维TOF法以willis环为中心进行轴位成像。结果:MRA能较为清晰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的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109例患者中共显示动脉狭窄75支,动脉闭塞108支,均与梗塞区域及临床症状相符合。结论:MRA对脑动脉的显示具有清晰、准确、对比度好、绝大多数(82%)无伪影等优点。与MRI结合使用,能更为准确地判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类型、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X-刀放射治疗颅内肿瘤后的近期疗效,并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材料和方法:53例不同类型脑瘤患者,以CT、MR、DSA图像资料作为定位依据,用德国Brain LAB治疗计划系统设计三维优化方案,西门子MD-2型直线加速器旋转照射。结果:53例患者经X-刀治疗后,近期均取得了满意效果,诸如以卡氏评分法评价,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以CT增强扫描复查观察,肿瘤大小趋于缩小或消失。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追踪观察表明,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心治疗,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苦的治疗脑肿瘤的方法。它可起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89.7%患者表现有脉动指数增高等脑动脉硬化的脑血液动力学改变。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同时使用两种栓塞材料——可吸收的明胶海棉条和美国COOK公司产38-3-5弹簧栓子,治疗了两例肾剌伤患者,两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和35岁。结果:两例患者肾刺伤后均经受过保守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14和22天,但未奏效。经超选择性肾内动脉分支栓塞、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止血效果,后随访3~4年,患者一切感觉正常。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刀刺伤后肾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膝关节损伤MRI影像的分析,确定其诊断价值及意义。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自1992年以来我院所检查的4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52个膝关节成像。其中男性34人;女性8人,各年龄组以30~40岁组最多。损伤以前交叉韧带和外侧半月板损伤者多见,分别占总损伤数的20%及30%。损伤又以左膝多见,占总数的61%。结果:MRI能较明确地显示膝关节的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滑膜及骨质的改变,明显地比CT所能看到的层次多,对软组织的损伤显示清晰。结论:只要正确地应用不同序列及切层方向、厚度等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其信号特征,从而能确定其损伤部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秦嘉)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61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照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者和阿司匹林抵抗(AR)者,将138例AR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R—A组)、泰嘉治疗组和泰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AR~C组)。472例AS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对照组。4组患者给予严格的药物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4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治疗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1月后行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内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泰嘉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较少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P〈0.01),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P〉0.05)。对存在AR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泰嘉和联合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缺血性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低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P〈0.05或P〈0.01)。结论泰嘉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不仅安全,而且能提高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